5200小说

第四百零三章 毫无选择的柳公权

天才一秒记住【5200小说】地址:www.5200xs.me

异议的意思就是不同意,就是不赞同鱼恩的观点,就是想要提出反对。柳公权要反驳鱼恩的观点,反驳他的话,进而反对对泽潞用兵。

其实如果没有上套的杞王,柳公权十分愿意站在鱼恩一边。他知道鱼恩说的没错,也知道朝廷不该姑息养奸。但是如果让鱼恩如愿,会将杞王置于何地?别忘了,妙计可是杞王换来的,兄友弟恭的名声,可都来自于这条妙计。

杞王是他心中光明的未来,他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毁了杞王,毁了那个大唐光明的未来。在他看来,如果摧毁杞王,那么兖王就会毫无争议的成为国储,大唐将会变得毫无未来。

更何况鱼恩的话也只是推测,未必会真的朝那个方向发展。大唐诸多藩镇,有不臣之心的也只是那几个,说到底还是忠臣多。如果能把刘禛这头老虎装进笼子,为了杞王妥协一下当然是最好的选择。

对于柳公权来说,他不能质疑兖王的孝行,不能质疑兖王的高风亮节,那么只有把杞王拉倒和兖王同等的地步,只有这样才能让杞王有继续和兖王分庭抗礼的本钱。所以,赞成那条计策,成全兄友弟恭的美名,就成了他最后的选择。

所以王起可以摆出事不关己的架子,柳公权却不能。所以在听到鱼恩进宫的消息后,他第一时间着急起所有的学生,为今天做准备。所以现在柳公权觉得他已经准备的十分充分,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理由来驳斥鱼恩,来说服皇帝。

只见迈着方步的祭酒站定,不卑不亢的说:“臣以为,会昌以来,圣上确实屡次为百姓谋福祉,降低朝廷的征用,但是现在是否轻徭薄赋,是否可以让百姓得以修养,驸马说的不算,圣上说的也不算,百姓说的才算。”

作为传统世家子弟,柳公权和王起等人,对于穷兵黩武和姑息养奸的认识远比鱼恩还要深刻。他们知道自己是在含糊其辞,刻意夸大穷兵黩武,有意遮掩姑息养奸。也知道,一旦皇帝被鱼恩说服,李德裕老生常谈的论点,又会成为唐武宗心中坚定的信念。

所以他们没有在穷兵黩武上再做文章,而是转而把论点隐身向另一个话题,那就是百姓民生,知道这是唯一翻盘的机会。只要能证明百姓因为战争付出的太多,已经属于横征暴敛,民不聊生的范畴,那么皇帝肯定就会妥协。

无论反对过多少次,无论多少次因为他的决定而顿足捶胸。可是谁都否认不了。唐武宗不是昏君,更不是暴君。他有自己的报复,有自己远大的理想。这些理想都有一个前提,立志让自己成为千古明君的前提。试问,哪个千古明君肯让百姓生活照水深火热之中呢?

所以昨夜他们都着手在这方面准备,准备用天下百姓的声音来告诉皇帝,我们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正因为战争而遭受不堪重负的徭役和赋税。

听到这番话,鱼恩暗道一声不好,柳公权这一手是绝招,让他想拆都拆不了的绝招。

经历几次战乱,大唐早就没了盛唐的模样,豪强兼并土地严重,流民隐户无数,老百姓的日子确实不好过。别说是现在,就算是盛唐让皇帝去问百姓,估计没人会说赋税不重,徭役不苦。

看着皇帝又低下的眉头,鱼恩的身上瞬间就开始往外冒冷汗。这一招太阴险,直指唐武宗的软肋不说,还把天下人心都给算了进去。这一刻他甚至想问柳公权一句,陷害杞王的那个阳谋,是不是就出自您这位祭酒大人之手。

就在鱼恩不知该如何破招的时候,殿外忽然出现一个慌慌张张的小太监,随机殿中监马公儒悄悄退出麟德殿。只见小太监在马公儒耳边轻声耳语几句,然后交给他一样东西,就慌慌张张的退了下去。

熟话说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就在鱼恩挨了一记重拳的时候,外面的小太监又给他来了一记绝命重击。

“圣上,长安各坊耆老,国子监诸位学子齐聚丹凤门!跪求圣上仁德,体谅百姓疾苦,给大唐子民一条活路!”

说完,马公儒递上一份万民书。唐武宗只翻开一下,就看见上面用朱砂红笔写的密密麻麻的人名。

粗略看一眼万民书后,唐武宗把它交到马公儒手上,吩咐道:“念!”

殿中监也不拖沓,领命后直接念道:“臣等老朽,冒死上奏。去年关中大灾,百姓粮不果腹。今年西征吐蕃,又征赋税徭役无数。致使关中百姓人人困苦,良田万顷无青壮耕种。山河破碎,风雨飘摇,危急存亡之秋,莫不如此……宿麦播种在即,叩请陛下念及百姓疾苦,少发徭役,减税降赋,让百姓得以喘息……”

听了万言书,鱼恩的脸上只剩下要多苦有多苦的笑容。万言书代表着民意,有了这东西,谁胜谁败还用说么?

可是让鱼恩没料到的是,他以为的死局,李德裕却并不这么认为。相爷先是悄悄的咳嗽了一声吸引鱼恩的注意力,趁着鱼恩下意识看向他的时候,送给鱼恩一个成竹在胸的表情。

正疑惑李德裕的表情,上面忽然传来皇帝威严无比的声音:“如此说来,我大唐的赋税。真的已经重到百姓不堪重负了么?”

声音威严,冷厉,甚至夹杂着愤怒,丝毫没有自省,愧疚,或者抱怨的情绪。

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鱼恩大喜过望,因为从语气中他听出来,唐武宗并没有像原来那样,被所有人的反对所打倒,他还是那个指点江山,一览众山小的天子。

唐武宗确实没被打倒,因为他不认为这些人是在和自己诉苦,他认为这些人是在威胁自己。这其中的道理只有一个人明白,这个人就是与他相知的李德裕。

当柳公权反对的时候,李德裕还在考虑要不要冒险站出来说句话。可是当听到万言书的时候,他马上就变成入定的老僧,一动不动如同石雕泥塑。

他太了解唐武宗了,甚至超过了解自己。他知道,如果柳公权没有站出来,只来了万言书,那么皇帝肯定会自我反省一下。如果柳公权站出来,没有万言书,那么皇帝肯定会倾听民声。

可是现在,先有柳公权,后有万言书,唐武宗只会认为是有人想利用万言书逼迫自己就范。所以李德裕有恃无恐,因为他知道,这位皇帝最讨厌的就是被人威胁。

对于这个问题,别人都不会去回答,因为这是个送命题,无论你怎么回答,最后都是费力不讨好。要是哪句话说错了,激怒了皇帝,岭南崖州就成了你最后的归宿。

如果你回答说真的,那么恭喜你,你将面临皇帝一连串的反击。皇帝会问,为何以前不说?为何你不早点提醒我?为何原来的关中可以支撑几十万人的大军,现在却连几万人都支撑不住?是皇帝昏庸,还是你们这些当大臣的失职?大唐的青壮都哪里去了?

如果你回答假的,那么恭喜你,皇帝这关你是过了。可是你将面对的,绝对是世家门阀狂风暴雨般的打击,还有整个大唐百姓的怒火。别忘了,这些人来求的可是轻徭薄赋,罢兵修养,对于百姓来说可是天大的福祉。

所以没有人站出来答话,自然也就没有人出来帮助柳公权分担怒火,这道送命的选择题,还得祭酒大人自己来做。

新书推荐

太阳与雄狮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 豪门龙婿 染指天下:宠魅小医妃 龙战长空 杀意凛然 贪财宝宝:弃妇娘亲熬成妃